助残脱贫,决胜小康!梅州各界积极参与全国助残日活动
掌上梅州讯 2020年5月17日是助残脱贫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助残脱贫,决胜积极决胜小康”。小康AG超玩会入口连日来,梅州我市有关部门和爱心企业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界国助前提下,多形式开展走访慰问、参全残日爱心捐赠、活动网络招聘等活动关心关爱残疾人,助残脱贫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决胜积极良好社会风尚。
“身体挺好吧”“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有需要可及时告知我们”……日前,小康市残联多次走访慰问,梅州关心了解残疾人的各界国助生活生产情况,为102名建档立卡未脱贫残疾人送上每人300元慰问金,参全残日AG超玩会入口对自主创业、活动带动身边残疾人就业的助残脱贫身残志坚典型表示充分肯定。同时,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开展多场辅助器具下乡活动,适配轮椅、拐杖、助行器、护理床等各类辅助器具一批,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进行就业援助,残疾人可登陆梅州人才网或关注“梅州市残疾人就业”微信公众号参加招聘,时间截至5月31日。
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为扶残助残贡献力量。在大埔县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上,大埔县爱心助残基金会捐赠5万元辅具购买资金,有好家家居有限公司捐赠一批助残抗疫物资,社会各界都以实际行动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全国自强模范、大埔县爱心助残基金会理事长陈衡礼表示:“基金会将继续担起责任,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让扶残助残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助力残疾人早日脱贫。广大残疾朋友也要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自身力量。”
17日,大埔县共计救助78户残疾人,发放32.9万元救助金额。“连续几年,基金会都为我们提供帮助,减轻了生活负担,也让儿子女儿能够顺利继续学业。大家这么关心我,我一定鼓励孩子在认真学习,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受助人罗志雄感激地说。
本报记者:刘巧 刘润涛
编辑:张文妍
- ·第五届消博会社会公众开放日门票今日开售
- ·惜水护水节水!梅州粤海水务开展节水宣传进企业活动
- ·打造客都特色文化品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旅讲坛”今日开讲
- ·推进诚信建设梅州在行动丨梅州正佳农业公司诚信生产经营,逾七成稻米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 ·估量1月20日至2月上旬初,客家公园梅花进入最佳鉴赏期!
- ·5月10日以来,总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有17个镇!来看梅州天气快报→
- ·赞!梅州马拉松获“广东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荣誉称号
- ·点燃“参军梦”!梅州各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进校园暨征兵宣传活动
- ·935亿元!4月7日央行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未成年人频频作案!子不教,孰之过?
- ·梅州公安“局长信箱”收到一封感谢信:“我感受到警察队伍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 ·牛牛高速“散步”,临时“牛倌”上线!
-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开展医疗服务和震后建筑安全应急评估
- ·梅州4户家庭上榜!“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名单揭晓
- ·马来西亚客属侨领丘思东逝世
- ·获奖名单出炉!梅州市第一届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总决赛圆满落幕
- ·以梅江区梅县区为试点增长使命!梅州印发妄想进一步尺度瓶装液化煤油气清静规画
- ·又一“幸运儿”诞生!梅州彩民10元喜中福彩刮刮乐“好运十倍”40万大奖
- ·首对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梅州籍双胞胎“龙凤传琪”:做客家文化的传播者
- ·梅州将新增20个福利彩票销售专营场所,现向社会公开征召!
- ·为企业清静破费“把脉开方”!海事专家下下层“问诊”匆匆清静
- ·打造客都特色文化品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旅讲坛”今日开讲
- ·新视界丨每一张图都藏着“梅城故事”!来看忠哥“扫街”→
- ·获奖名单出炉!梅州市第一届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总决赛圆满落幕
- ·微刷新,大提升!兴华高速横陂效率区换新颜
- ·喜讯!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职组)烹饪项目竞赛团体一等奖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 ·梅州获“二金三银二铜”佳绩!广东省第九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总决赛举行
- ·4月水质“梅指数”出炉,断面水质优良率较上月有所下滑
- ·“凉风”相伴 同心抗疫!热心企业向市公安局捐赠冷风机等物资为一线抗疫助力
- ·苏区住房公积金“融湾”!深圳、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五市住房公积金协同睁开相助协议签定
- ·表彰先进,以赛促学!我市举行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表彰大会
- ·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梅州供电局有好经验、好做法→
- ·为礼让斑马线的这些车主点赞!梅州交警寄来的表扬信,你收到了吗?
- ·小年初二,四朵“金花”转妹家
- ·开设全市首个铜箔专业班课程!市技师学院与嘉元科技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